欢迎来到 质量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质量工程 >大理州云龙县实施“四心工程”提升“产改四力”

大理州云龙县实施“四心工程”提升“产改四力”

时间:2025-09-10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网

  大理州云龙县以强化产业工人思想引领、推动建功立业、促进素质提升、提高社会地位、壮大队伍规模为目标,紧扣“产改”五大重点任务,坚持全县“一盘棋”的理念,实施“四心工程”,提升“产改四力”,精心答好“产改卷”,稳步推进“产改”工作落实落地。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全面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而奋斗,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改革实践正焕发出蓬勃生机。

  01

  红心铸魂 提升“向心力”

  2012年,在外打工8年的杨桂天,毅然回到令他眷恋的家乡。自2012年至今,他参加了10余次技能培训与学习。借助技能培训的平台,他得以施展才华,不仅掌握了无人机操作、动植物监测记录、红外相机安装等新技能,还在人迹罕至的巡护路线上践行着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追寻着“在山林里停留的时间再长一点”的梦想。他先后成为云龙县人民检察院公益保护志愿者和云龙县志愿者宣讲团的一员,在越来越多人心中种下了“生态保护”的种子。

  云龙县高度重视产业工人政治思想教育引领,将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同步安排、同步部署。坚持“党建带工建促产改”的思路,努力构建“县—镇—企”三级联动党工服务组织,推动“产改”各项任务落细落实。

  云龙县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将思想引领融入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并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乘数效应,构建起“立体化”宣讲矩阵。打破单一宣讲模式,整合资源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劳模工匠进校园和进企业巡回宣讲报告会等149场次,覆盖职工超9000人,形成“线上+线下”“集中+分散”“理论+事迹”的多维立体宣讲格局,使思想引领工作更具穿透力和感染力。打造“沉浸式”榜样课堂,通过“请进来”聆听全国劳模李春喜宣讲,“走出去”学习李伯藩等身边先进典型,还邀请产业工人分享奋斗历程、传授工匠技艺,通过“讲述+观摩+体验”的沉浸式教学,让榜样精神可感可学,极大激发了产业工人见贤思齐、奋发作为的内生动力。

  02

  联心共促 提升“保障力”

  云龙县通过召开年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推进会,系统部署年度产改任务,明确目标责任与实施路径。创新与县人大联席会议方式,融合开展产改工作,20余家规上民营企业参加会议,强化政企协同机制,确保改革在重点企业中高效落地。制定下发《2025年云龙县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要点》,不仅细化措施,还将重点任务以清单形式分解至各成员单位及重点企业,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责、工会助推、各方协同”的责任共同体,有效破解了“上热下冷”难题,实现了改革压力与动力的同步传导,推动产改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云龙县深化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强化企业党建带群建工作,扎实推进产业工人“推优入党”工作,全年计划在非公企业、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8名。通过典型引领、组织培养等方式,团结引导产业工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基层延伸,促进改革向纵深发展。通过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产业工人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强化了党建引领作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和组织保证。

  03

  匠心赋能 提升“战斗力”

  云龙大栗树茶业有限公司品控总监杨斌,自2005年4月进入公司后,在公司和云龙县总工会职业培训体系的培养下,逐步成长为企业骨干,开始主导公司的茶叶种植、加工管理技术指导以及新产品研发,负责茶叶审评、检验工作。他扎实苦干,先后研发出高海拔大栗树普洱茶、大栗树红茶、大栗树白茶。2017年,根据新产品生产研发实践,总结出γ - 氨基丁酸绿茶稳定工艺各个关键控制点的参数。2018年和2019年,通过反复试验研究,分别制定出适宜高海拔γ - 氨基丁酸红茶和白茶的加工工艺。通过努力,他荣获大理州第三届职工技术技能大赛茶叶“检验能手”称号。

  云龙通过努力构建全方位产业工人职业培训体系,切实提升了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正在逐步形成,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云龙县围绕“一区一县”建设战略和“3个百亿级产业”培育目标,聚焦烟草、建筑业、高原特色农业等重点产业,举办第四届“诺邓火腿巧匠·花样火腿精品菜”厨艺劳动竞赛,汇集16组选手同台竞技,形成横向驱动、纵向牵引的大赛网格体系,为技能人才提供了全方位的技能比拼平台;开展第二届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技能竞赛和第一届建筑行业劳动技能竞赛,200余名选手参与竞技。通过系列竞赛活动,充分激发产业工人创新创造活力。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培训机制,联合人社部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累计实现转移就业86164人次,组织农村劳动力专项技能培训371人次。

  04

  暖心护航 提升“守护力”

  今年2月,云龙县总工会接到35名农民工求助,反映大理州某公司工程项目拖欠工资问题,拖欠金额37万元。

  云龙县总工会接到欠薪投诉后,耐心安抚农民工情绪,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并及时启动“工会+检察”劳动争议协作化解机制,多次会同县人民检察院调查核实情况、约谈涉事企业、厘清责任关系。通过耐心释法说理,企业于5月31日兑付拖欠薪资37万余元,农民工与企业达成和解。

  云龙县坚持把“工人至上”理念贯穿始终,旗帜鲜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做好农民工讨薪维权及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受理农民工讨薪信访工单12件,讨回薪资87.96万元,切实保障职工劳动经济权益不受侵害,让产业工人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同时,提高“两代表一委员”中产业工人的安排比例,注重推荐优秀产业工人作为各级先进模范人选。建立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专项招聘活动12场次,搭建人企对接平台,促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截至今年8月,推荐3000多人就业;全县扶持“贷免扶补”78户1535万元,扶持创业担保贷款106户2538万元,促进农民向农民工转变,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型。(作者 大理州融媒体中心 记者 杨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