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质量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质量调研 >内蒙古纤检局发挥技术职能优势 推进毛绒产业质量发展

内蒙古纤检局发挥技术职能优势 推进毛绒产业质量发展

时间:2021-03-03 作者:0 来源:0

  

   近年来,内蒙古纤检局积极服务毛绒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通过推广标准化养殖,实施毛绒公证检验制度,推进毛绒品牌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促进毛绒资源优势向质量效益转变,为自治区毛绒产业持续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致富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是优化检测资源布局,提升技术服务供给能力。针对自治区毛绒纤维资源分布现状和产业发展的堵点、难点,不断优化完善检验检测资源布局,强化检验技术服务能力供给,在呼和浩特市建设完成了具备国际一流水平、国内领先的毛绒检测研发综合实验楼,并先后在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乌兰察布市、兴安盟等毛绒主产区和集中交易地建设了5个现场检验实验室,形成了“一核五驱”共同发力的毛绒检验检测新格局,极大地满足了毛绒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检测技术的需求,打通了毛绒检验检测服务产业发展和农牧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推动标准化养殖,促进毛绒产业提质升级。针对羊毛同质化程度低的现状,大力推行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建设和羊毛质量分级员队伍建设,与有关部门协作,指导建设了1个示范旗、4个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覆盖了主要集中产区,对良种繁育、疫病防控、棚圈建设、饲养管理、剪毛及分选等环节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标准规范,有效提高了羊毛同质化水平。为有效遏制山羊绒变粗的发展趋势,推行山羊绒活体细度免费动态检测,推广优质绒山羊品种,年均检测绒山羊近20000多只。农牧民依据检测结果量身定做“养殖套餐”,选取优质品种进行饲养、繁育,逐步将纤检技术引入牧业生产,推动标准化、科学化养殖,从源头上提升了山羊绒整体品质,推动毛绒生产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了养殖效益最大化。目前,山羊绒活体细度免费动态检测实现了自治区5个优质绒山羊品种全覆盖。

  三是实施毛绒公证检验,建立优质优价价格机制。在毛绒交易环节全面实施公证检验制度,年公检山羊绒5000余吨,公检绵羊毛20000余吨,山羊绒收储公检6000余吨。公检数据在企业交易结价、内部质量控制、合理配置原料、生产工艺优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企业挽回了经济损失,节约了交易成本,帮助企业获得信贷支持,规避了市场价格波动,增加了牧民收入,推动了毛绒优质优价良性价格形成机制的建立,对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开展羊毛、羊绒公证检验基础上,将骆驼绒纳入公证检验范围,实现了骆驼绒公证检验零的突破。

  四是服务毛绒品牌建设,打造区域毛绒品牌。根据毛绒产业发展趋势,深入毛绒主产区和主要交易地进行调研,起草毛绒资源情况调查报告质量发展报告,为自治区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服务百家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为契机,筛选认领自治区毛绒生产加工企业,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联合企业制定绿色标准,做好“一带一路”标准输出,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推动科研创新,为企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了“源动力”;搭建技术交流平台,组织专家服务工作队主动深入毛绒主产区和毛绒加工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和技术指导;发挥技术优势,对“乌审细羊毛”、阿拉善“白中白”优质山羊绒等区域品牌建设提供技术服务。为盟市、旗县举办赛羊会、种羊评比大赛、拍卖会等活动提供技术支持,扩大毛绒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当地毛绒产业发展。